【新浪网/国际金融报/北京晨报 综合 2011年12月13日】
[导读]“迄今为止这一轮反危机操作主要是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推进,那么在2012年,‘减税’而非‘增支’将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所在。”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作为中国最高级别的经济形势分析和决策会议,每年的经济工作会议都被视为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来年宏观经济走向的风向标。面对充满挑战的2012年,未来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何去何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政治局会议往往被看做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的“定调会”。上周五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延续了2011年的基调未变。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基调同为“稳健”,但与今年多次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同,明年的货币政策实际操作将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此外,在明年经济的施政大纲中,内需也将被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扩大内需,需要财政“给力”。除了要达到教育投入占GDP比重4%的目标外,财政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水利建设等领域的投入安排也备受期待。
今年的会期是10年来最晚的一次,显示了中国经济正处在复杂境地。近两个月以来,中央政治局委员密集在各地调研各类企业。新华社此前曾刊发文章指出,虽然目前中国经济仍然运行在正常区间,但世界经济充满不确定性,需要为外需严重恶化等糟糕情况提前做好准备。政策的预见性极为关键,要争取尽可能早地应对和化解可能的大波动。此前市场有声音猜测,当前经济的复杂形势导致了此次会议的晚开。
12月12日,多位专家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根据形势变化作出微调。
重点是稳增长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明年的经济工作。该会议被视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的“定调会”。会上决定,中国在2012年将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变。会议还提出,要更加有预见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准确把握好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作出预调、微调。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昨日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通胀率下降,高于市场预期,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点是稳增长。”
宋颂兴建议,“目前中国经济的增速不可能像前30年一样以10%-20%的高速水平发展,但仍然可处于8%-9%的可持续增长的合理范围内。中国应该在增速回落的同时,重点进行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