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春日报》2009年6月19日】
近日,迎着朝阳,南部新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横三纵”的路网框架正在逐步延伸,似乎预示着南部新城——长春新中心的未来。
新项目趋向“新中心”
从我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将南部新城建成我市“新中心”以来,南部新城就成为政府精心呵护的预留地。在这片32.9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一个项目都不简单。
2005年4月15日,位于南部新城的市政府大楼首期工程奠基。
2006年10月18日,市政府正式迁址南部新城。
2006年12月20日,长春轻轨二期通车至卫星广场。
2007年10月,南部新城第一座高楼奠基。
2008年5月,102国道跨伊通河大桥开工,标志着南部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始。
2008年11月13日,长春南部都市经济开发核心区城市设计方案征集进入专家评审阶段。
2009年5月17日,长春南部新城产业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
一份份规划的出炉、一个个项目的落位,标志着南部新城建设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随着南部新城产业规划的出炉,南部新城的建设必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
定位决定“新中心”
“定位决定成败。”在南部新城产业规划专家评审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科研处处长、博士、研究员李佐军这样阐述产业规划的意义。李佐军认为,南部新城建设应以定位统帅全局。
那么一座城市的定位都包括哪些呢?李佐军说,城市定位包括总体定位、功能定位、产业定位、项目定位、空间布局定位、品牌形象定位、发展模式定位和运行机制定位。一个城市的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城市未来的发展。这一点对新城格外重要。
在通过专家评审的南部新城产业规划中,将南部新城的产业定位为:以现代服务业伟特色,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大商务、大商业、大文化”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设服务全市、全省乃至全东北、东北亚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区。
——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大商务、大商业和大文化三大主导产业。大商务产业以金融业和商务服务业等产业为主体,全力打造东北区域性金融中心、中介服务业产业集聚中心、国际性会展产业集群;大商业以现代零售业为主体,打造现代高档商业中心;大文化产业以工业设计、文化艺术、软件设计等创意产业为主体,培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带动其他关联产业的发展。
——重点产业:以房地产业为主要载体,重点发展金融业、商务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商业,共同支撑南部新城未来产业发展。
资本投向“新中心”
“这里是城区最后一块可用区域,这里是城市未来的主导发展方向,这里是城市产业提升的关键所在”,在市政府决策咨询顾问罗远增眼中,南部新城就是这样一块黄金宝地。
罗元增的判断已经得到了印证,一批重点项目正在或即将入驻这里:
——南中冶地(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将投资25亿元开发南新城商务商业地产开发项目;
——保利房地产集团将投资35亿元,建设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的大型地产开发项目;
——深圳大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投资20亿元建设占地4.88万平米、建筑高度为80米的五星级酒店;
——北京棕榈泉控股有限公司将投资30亿元,建设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的中央商务区项目……
南关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南部新城的招商将以“招大商、引名企”为标准,并结合产业定位,盯住港澳台、津京沪、长三角、珠三角等战略投资者,主攻金融机构、企业总部、信息咨询、电子商务、文化科技、服务外包、创意设计等高端项目,引进储备一批品质高、业态新、效益好的现代服务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