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我们 网站地图
 
公告: ||欢迎光临长春资本集团网站!||http://www.ccgt.com.cn/news.asp?pageclass=1&id=3338
 
 
 
 
 
 
 
 
 
首页 > 资讯中心 >  参考资讯
 
 
 
资讯中心
公司动态 <<
图片新闻 <<
投资动态 <<
参考资讯 <<
媒体报道 <<
发展历程 <<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站内搜索
 
 
 
 
企业邮局
用户名:
密  码: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国资委网
中国投资协会
长春市人民政府
长春市国资委
长春国兴担保
 
 
 
 
政府引导基金打响“去闲置”第一枪
发布时间:2025-10-17
 
 

  审计的聚光灯下,政府投资基金的“沉睡”资金令人触目惊心:北方某省7支基金方向不明,5000万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滞留五年未动;南方某省14支基金长期“趴窝”,28.85亿元在账上纹丝不动。其他等地审计报告同样指向定位不清、效率低下——这不仅是地方个案,更是当下政府投资基金困局的缩影。
  当手握重金的GP们苦于“戴着返投脚镣跳舞”,当政府LP焦虑于“今年必须投出去”的考核压力,这支撑起中国创投半壁江山(认缴7.7万亿、管理市场七成资金)的巨量资本,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效率拷问。
  困局亦是破局之始。从年初国务院“国办1号文”首次明确分类管理、鼓励松绑返投,到7月发改委新政剑指“防止同质化”、“不以招商为目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浪潮已然涌动。审计报告揭开的痛点,正成为撬动政府投资基金焕发活力、精准浇灌创新的支点。沉睡的资本巨轮,能否就此校准航向?
  审计报告如同一把手术刀,精准剖开了政府投资基金的沉疴。河北的审计结果令人咋舌:7支基金未明确存续期,5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在账户里滞留整整五年;湖北的审计更触目惊心——14支基金像被施了定身咒,28.85亿元资金在账户中“沉睡”,还有12支基金投资方向与省委省政府的产业部署背道而驰。当福建、江西的审计报告同样指向定位不清与资金闲置,一幅全国性的困局图景已然清晰。
  一级市场正经历刺骨寒冬。手握重金的GP们焦虑地在各地穿梭。“好项目比野生熊猫还稀缺,湖北一位创投机构合伙人感叹,尤其带着返投指标,简直像戴着脚镣跳舞。”他的基金去年仅投出计划的30%。在浙江,一家专注硬科技的GP团队连续三个月没开过立项会——“不是不想投,是不敢乱投,劣质项目会毁掉LP信任。”
  政府LP的耐心正在消磨。珠三角某国资母基金主管合伙人坦言:“现在90%的政府LP都在追问进度,甚至直接下命令——'今年必须投出去X个亿'。”资金效率成为悬在GP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然而,正是这些焦虑的LP,撑起了中国创投的半壁江山。有些数据昭示着政府引导基金的分量:截至2024年末,全国累计设立政府引导基金2178只,认缴规模达7.7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34.5%的国资背景管理人,掌控着全市场七成的资金规模。这是一支既强大又充满矛盾的超级力量。
  痛点恰是改革的起点。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办1号文”像一道惊雷。《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清晰划分产业投资与创业投资两类基金,要求“财政部门结合投资进展安排出资,防止资金闲置”。更让行业振奋的是,文件明确“鼓励取消注册地限制”、“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为饱受诟病的返投机制松绑。
  改革的齿轮并未停止转动。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更进一步:“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的表述彻底颠覆传统思维,“防止同质化竞争”直指基金重复建设痼疾。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存量整改要求——不符合投向的基金到期退出,重复设立的必须整合重组。这意味着躺在河北、湖北审计报告里的问题基金,即将面临生存抉择。
  江苏某新能源基金的经历成为政策松绑的生动注脚。“去年我们被迫用80%精力应付返投指标,”基金经理张薇回忆,“今年取消比例要求后,团队终于能专心扫描全国优质项目。”在深圳,一家刚完成整合的智能制造基金砍掉5个同质化子基金,管理费直接降低40%。“就像卸下沙包跑步”,该基金负责人形容,“资金效率立竿见影”。
  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当浙江某创投基金尝试退出某个偏离定位的项目时,仍遭遇了地方保护主义的隐形阻力。“容错机制落地需要配套细则”,该基金法务总监指出,“否则'敢投早投'仍是口号”。而在北方某省,审计整改小组正在设计资金激活路线图:闲置资金转投天使母基金,明股实债项目启动债转股置换。这盘棋的每一步,都牵动着28亿沉睡资金的命运。
  在创投寒冬中,浙江一家小基金却保持着每周路演节奏。“现在正是播种期”,其创始合伙人目光灼灼,“国办文件给了我们穿越周期的底气”。在湖北,曾闲置三年的半导体基金最近悄然出手,以领投身份押注某光子芯片团队——这正是省委重点布局的未来产业。
  审计报告的警钟,唤醒了沉睡的资本巨轮;政策破冰的暖流,正在融化效率的冻土。当政府投资基金卸下枷锁重新校准航向,其承载的不仅是7.7万亿资本的价值使命,更是一个国家创新版图的重构力量。基金齿轮的每一次转动,都在为中国经济的星辰大海积蓄澎湃动能。

  来源:母基金研究中心

 
     
 
吉ICP备06005413号-1 吉公网安备 220103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