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资委网站 10月16日】 目前,国资委直属央企155家,只有诚通和国投两家被国资委确定为资产经营试点企业,两方不成比例。所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各种消息不断,纷传“将成立第三家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包括李荣融在内的国资委高层也多次提及新的“资产经营公司”。今年1月有报道称,“李荣融在内部讲话中表示,关于组建第三家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请示,已得到国务院原则同意,目前筹备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到了11月,李荣融再提“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他表示,加快组建资产经营公司,以此为平台推进中央企业重组和国有资本流动。记者从消息人士处获悉,“新资产经营公司正在紧密进展中,可能明年年初就能见分晓”,但此消息并未得到国资委方面确认。而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各种条件实际已经成熟,加速组建新国有资产公司并无意外”。 第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已经开始试行; 第二,央企重组、整体上市需要配套;第三,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央企整体上市,需要一个平台代为国资委持股。 国资委研究中心资本与市场部部长卢永真对本报表示,“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为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国资委副主任邵宁也曾表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行之后,可能注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目前,统称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实际上将分为三类:一是不良资产处理公司,现在的诚通和国投更多扮演了此类角色;二是持股公司;三是产业整合与发展公司,整合央企同类项以及剥离的非主业资产。 据了解,“新资产经营公司将以持股公司的身份出现”——这已经成为共识。而且,在公司设立形式上,比较倾向于新设而非挑一家央企转型。卢永真也认为,“新设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负担会比较小,角色定位也会更加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