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我们 网站地图
 
公告: ||欢迎光临长春资本集团网站!||http://www.ccgt.com.cn/news.asp?pageclass=1&id=3338
 
 
 
 
 
 
 
 
 
首页 > 资讯中心 >  参考资讯
 
 
 
资讯中心
公司动态 <<
图片新闻 <<
投资动态 <<
参考资讯 <<
媒体报道 <<
发展历程 <<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站内搜索
 
 
 
 
企业邮局
用户名:
密  码: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国资委网
中国投资协会
长春市人民政府
长春市国资委
长春国兴担保
 
 
 
 
【国企管理】国企薪酬绩效体系:实操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1-7-20
 
 

  来源:国资国企研究

  大家好,最近听友问薪酬绩效方面的问题比较多,这里面确实涉及很多个概念、很多种办法、举措。有的办法,是淘汰的,依旧被企业采用。在此我集中说一下,帮助大家理解。这一期咱不按照逻辑体系讲了,讲一下我认为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第一个问题:薪酬绩效解决什么问题?

  说的直白点,薪酬就是给多少钱,说个数儿;绩效就是你干的咋样。如果你干的不好,公司给你说的那个数,你应该拿不到!

  所以,之前我在音频说过多次,薪酬本质是个标准问题,绩效是个结果。因为对所有管理工作的最终考量就是绩效。

  薪酬绩效体系解决的是由收入引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问题。

  能够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因素有很多,薪酬绩效只是其中一个,也是最为基础的一个,他是基石。

  把我这句话听懂了,您就知道了网上广为传颂的某大佬关于员工离职的一句话,他说员工离职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钱给的不够,二是心凉了。其实,钱给我的不够,心也能凉了。

  任何激励,薪酬绩效是个基础,离开了你谈企业文化、领导个人魅力,都是苍白无力的,都是胡扯!

  之前我辅导的一个中小企业,一次老板给我说,他的企业工资一般,员工干劲很足,我问他为啥?他说,他特别善于搞活动,就是组织聚餐、郊游、唱歌…,然后呢,平时他经常发表演讲给员工打气。他没说完,我就直接给他打住了,我说,别瞎折腾了,员工收入没怎么提升,扯别的都是虚的,员工当着你的面,肯定不会否定你,肯定告诉你特别支持、特别崇拜您的口才/领导力...但是那仅仅是“表象”(员工内心可能一万个某澳洲动物飘过...),因为核心的收入问题没解决,你去跟人家谈各种精神东西,你俩不在一个频道上。

  第二个问题:公司管理整体比较落后,做个薪酬绩效项目有没有效果?

  这个问题问的人比较多。

  尤其是一些老国企,刚从事业单位转制过来,他们意识到原先参公管理的薪酬体制不合时宜了,想改变薪酬体制,所以呢,有人问,这个情况下,我做薪酬绩效咨询项目,是不是有效果?

  效果肯定是有的,这个不用说!

  但是这个效果,想要有多好,也不现实!

  为什么这么讲呢?

  大家常听咱们这个节目,对于管理大家肯定都有一些常识,管理其实是个体系问题!是一环扣一环的!就像我们常说的中医一样,整个人体是个整体概念,五脏六腑的个体要服务于整体,开药方不是头疼医头,而是从整体出发。企业管理也是这个道理。

  具体到企业管理而言,我们之间节目讲过:

  从企业战略,到组织结构,到岗位,到薪酬,到绩效,到制度流程,到企业文化等等,其实这些都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他是有逻辑的。

  简单来说,我用大白话说,公司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组织,组织就要分职能,分了职能就要设计组织机构,有了机构,就需要有岗位,有了岗位就需要配上人;

  有了人,就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行不行;二是:想不想。

  行不行:本质是人岗匹配的问题,需要岗位说明书,围绕这个去找人,围绕“椅子”去找“屁股”,看谁做到上面合适。

  想不想:是个积极性的问题,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呢,需要直截了当的现实利益,那就是钱,钱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中对应的词儿是薪酬,如何把分钱这个事儿整明白呢,就是薪酬和绩效需要解决的;

  整个公司人多嘴杂、千头万绪,老板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既然是组织,需要组织的规范,用它才能让企业自动在一个规则内运行,这就是制度和流程需要解决的。

  公司也不可能大事小事,都搞成制度啊,那样的话,管理成本将会无限大,根本不现实,那就需要企业文化,什么是企业文化呢,简单说,就是将公司要求,潜移默化之中转变为员工行动。

  大家听完我说这些,是不是就能够理解,在整体管理比较落后的企业,如果是仅仅改变薪酬绩效,效果肯定有的,要是想要取得根本性的、全局性的改观,在战略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其实需要从组织结构出发,匹配岗位体系,据此设计薪酬和绩效,至少是在这个结构下,去做薪酬绩效才能“事半功倍”,而不是“事倍功半”。

  前段时间郑州的一个听友,他是人力资源部的一个普通员工,他问我,说他们找了一个咨询机构,本来是想花50万,把组织结构、岗位、薪酬绩效,全部做一遍,但是咨询公司来了之后就告诉老板,说组织机构和岗位都不用做,这50万做薪酬绩效就可以了。

  这个听友是咱们的一个非常资深的铁粉。他让他的人力资源负责人给我打电话,我说这样,虽然咱们素未蒙面,但是我要给你说实话,你们原先这四个方面一个做,对企业是最有利的,但是你这个预算,50万做这4个模块,如果你是一家100人以上的企业的话,其实单价比较低,对于很多咨询公司而言,这个项目没肉,属于皮包骨头的项目。

  但是这家公司比较滑头的地方在于,他为了提升项目收益,直接告诉你组织结构和岗位不用做,这就相当于他去掉了一半的工作量,50万光做个薪酬绩效还是可以的。

  这家咨询公司聪明归聪明,但是我是不认可的。因为我个人认为,如果您嫌钱少,可以要求增加预算,或者不做,但是你不能用这种方式提升单价,这样和坑蒙拐骗有什么区别。

  第三个问题,固定工资和浮动工资

  一般是所有岗位的工资分为固定和浮动,业务部门的浮动工资比例要大,职能部门的浮动部分要小。

  比如说,营销部的营销专员,他的月度工资总额是1万元,这个1万就分为固定和浮动两个部分,由于他是业务部门,他的浮动部门要大,一般是至少是60%以上,但是他的固定部分最少也要超过当地最低的月度工资,比如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每小时不低于12.64元,每月不低于2200元。

  如果是办公室这类的职能部门,他的固定部分要大,浮动部分可以小一些,因为他的工作按部就班性质的比较多,注重的是差错率要低,工作上下浮动没那么大。

  第四个问题,指标体系

  现在主流企业绩效考核,很少有单纯KPI那么考核的,说的直白点,就是一堆在逻辑上毫无关联的指标放一起进行考核;如果你那个企业是这样的,只能说明你们企业未来提升的空间很大。

  现在的指标体系,讲求的是整体维度上的逻辑要清晰,比如可以根据平很积分卡的四个维度,财务类、客户类、内部运行类与学习与成长类,这四个维度,在每个维度下设计指标。

  简单来说,财务类就是那些利润率、收益率、营收等等,客户类一般是说客户满意度、客户投诉次数等,内部运营类一般是说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学习与成长类指的是培训与学习。

  这四者之间什么逻辑呢?

  财务类,收入利润都是结果指标,他是个最后的结果,结果的实现需要过程,任何收入利润的形成,需要客户买单,客户买单需要客户的满意,为什么客户能满意呢,是因为你履行本职工作的能力比较强,企业的目标越来越高,客户要求越来越高,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如何完成这些越来越高的目标呢,那就需要培训与学习。这就是四个维度之间的逻辑。

  其实,在具体指标设计的时候,平衡积分卡,加上KPI,还可以和积分制结合起来,这个就比较细了,这里不说了。

  第五个问题,指标量化

  简单说下。完美的绩效考核,一定是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结合。

  有人说很多指标不好量化,其实我想说的是所有指标都可以量化,要看你有没有能力量化,有没有必要量化。

  指标量化有技巧的,也是需要训练的,抽时间单独说一期,或者你报名了咱们的薪酬改革在线的训练班,那个班上,我也会教这个。这里不说了。

  第六个问题, 360考核

  就是对某一岗位,他的上级、下级、同级,相互打分。这个机制,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运行中,几乎见不到用的好的,更多的是成为了一种“和稀泥”的工具,大家相互给面儿,彼此都打高分或者满分。

  如果你要是给我扣分,我在给你打分时,也会以牙还牙!

  我们说过,结构决定结果,这个结构必然导致这个结果。

  前几天一个听友和我聊天时,谈及360考核,我说,别扯这个了,360这个直接舍弃掉吧,别费劲了。

  第七个问题,指标库

  指标库这个东西,现在几乎废除掉了,很少做了。

  现在很少做的原因,是他比较宽泛,实际工作中不可能花费很多精力设计一堆指标,放在“库房”让他闲着,而是精准的、针对性的设计岗位指标,这个更重要。

  六七年前做绩效项目,还配套“指标库”,当时认为做一堆指标放起来,用的时候直接拿来就行,实际操作,不是那个事儿,因为岗位指标的定义、计算、评分规则,在企业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绩效文化下都是不同的。

  其实,还有一个更加隐晦的原因,指标库这个玩意,对于咨询公司而言,是有利于项目结项的,因为项目组在撤场之前,客户处于“半懂不懂”的“类蒙圈”状态,这个时候给他个指标库,直接告诉他“现在不懂没事,以后想要什么指标,都给你设计好了,都在指标库里,用的时候直接拿”,这个时候客户往往会以为没有了后顾之忧。

  好的,关于薪酬绩效的一些注意事项,我们先说到这里;感兴趣的可以加我微信xywx2316,欢迎进入vip听友交流群,更及时的回复、更多的资料分享、更精准的管理建议,我们下期见。

 
     
 
吉ICP备06005413号-1 吉公网安备 220103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