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我们 网站地图
 
公告: ||欢迎光临长春资本集团网站!||http://www.ccgt.com.cn/news.asp?pageclass=1&id=3338
 
 
 
 
 
 
 
 
 
首页 > 资讯中心 >  参考资讯
 
 
 
资讯中心
公司动态 <<
图片新闻 <<
投资动态 <<
参考资讯 <<
媒体报道 <<
发展历程 <<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站内搜索
 
 
 
 
企业邮局
用户名:
密  码: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国资委网
中国投资协会
长春市人民政府
长春市国资委
长春国兴担保
 
 
 
 
【行业资讯】国有企业人员哪些属于监察对象?
发布时间:2021-6-18
 
 
  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中“管理”的界定,不能简单地从其是否担任了一定领导职务进行判断,而应全面综合考量。除了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外,在管理、监督国有资产等重要岗位上工作的人员也属于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属于监察对象。

  国有企业人员哪些属于监察对象?小编为大家带来一则案例及解读,详解在实践中“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是如何界定的。


  典型案例

  某汽轮电机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主要生产火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等电力装备。该公司的物资部门,在公司中占据重要地位,主要负责该公司采购计划的编制、物资供应、采购物资入库与结算等事项。由于具有一系列原材料和物品的采购权,物资部门的负责同志和有关人员往往备受供应商的关注,甚至极易成为不法商人“围猎”的对象。有群众多次反映该公司物资部部长A某、副部长B某和采购员C某(三人均为中共党员)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

  相关问题线索转到该市纪委监委后,市纪委监委对此高度重视,立即按程序进行了初步核实,发现所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遂依法报经批准后对A某、B某、C某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A某、B某、C某三人受人请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分别为D材料公司在承揽业务、供货质量审核以及货款结算等方面提供帮助,各自索取、收受了该材料公司给予的好处费340万元、100.8万元和138.4万元。

  调查结束并查清上述事实后,市纪委监委分别依纪依法给予A某、B某和C某开除党籍和开除公职处分,并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案例解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不懈打“老虎”、拍“苍蝇”、猎“狐狸”,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在这些被打掉的“老虎”、拍掉的“苍蝇”、猎回的“狐狸”中,就有不少是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无论是中央巡视发现的问题、审计机关发现的问题、办案中发现的问题,还是人民群众信访举报反映的问题中,都有不少反映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违纪违法甚至严重犯罪的问题。

  有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利用手中权力损公肥私、化公为私,直接将国有资产蚕食、侵吞为个人资产;有的“内外勾结”“优亲厚友”,帮助家人、亲属、同学、朋友等人围绕国有企业搞业务、进行经营活动,利用手中权力获取牟利的机会,甚至直接啃噬国有企业应当获取的利润,以看似合法的“经营”方式大肆敛财;有的为求晋升、跑官要官,不惜向他人“输送利益”,慷国家之慨、显个人恩惠、寻政治前途、谋远期私利,有的甚至明目张胆地将大好项目、优良资产、净得利润以各种形式“合法”送人,换来的是个人私利,损失的却是巨额国有资产。在全国范围来讲,这种行为虽然可能只是极少数,但其造成的损害却是极其严重的。

  本案例中,国有企业的物资部部长A某、副部长B某、物资部采购员C某都属于“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因此对其违纪违法行为,应当由纪检监察机关依法进行调查处置。

  如何界定“管理人员”

  实践中,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中“管理”的界定,不能简单地从其是否担任了一定领导职务进行判断,而应全面综合考量。除了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外,在管理、监督国有资产等重要岗位上工作的人员也属于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属于监察对象。

  根据有关规定和实践需要,作为监察对象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主要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含国有独资金融企业和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的领导班子成员,包括设董事会的企业中由国有股权代表出任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副总经理,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等;未设董事会的企业的总经理(总裁)、副总经理(副总裁),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等;对国有资产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国有企业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包括部门经理、部门副经理、总监、副总监、车间负责人等;在管理、监督国有财产等重要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包括会计、出纳、采购人员等。国有企业所属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国有资本参股企业和金融机构中对国有资产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人员,也应当理解为属于“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范畴。这些人员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监察机关可以依法调查、处置。

  本案例中,物资部部长A某、副部长B某担任着一定的领导职务,当然属于国有企业管理人员;C某虽然未实际担任领导职务,但属于在管理、监督国有财产等重要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因此也属于监察对象,依法应当由监察机关调查处置。
 
     
 
吉ICP备06005413号-1 吉公网安备 220103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