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总书记在民企座谈会上首次提“决不能让大量国有资产闲置了”。我们要高度重视。讲话中“三好三了”,实际上是“三要三不要”。要认识国有资产闲置是最大的一种流失,不能过度重视防止流失而导致的国有资产闲置,把国企改革也被闲置了。目前,大概有30%的国有资产闲置。怎样盘活国有资产,不让其闲置?有9条建议。也建议中央深改委、中央财办与国务院国企深改组出一份防止国有资产闲置的文件。
总书记对大量国有资产闲置,讲话了
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在讲到非公有制经济,同时讲到国有经济。很多人注意到总书记对于民营经济的论述,而没有注意到总书记国有经济的要求,对国有资产闲置问题也没有引起广泛重视。我特地摘录如下:
“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从来没有动摇。我国公有制经济是长期以来在国家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积累了大量财富,这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必须保管好、使用好、发展好,让其不断保值升值,决不能让大量国有资产闲置了、流失了、浪费了。我们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惩治国有资产领域发生的腐败现象,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同时,我们强调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
“三好三了”,实际上是“三要三不要”
大家注意没有,这是对国有企业论述的核心段落。具体内容是“三好三了”,就是“必须保管好、使用好、发展好,让其不断保值升值,决不能让大量国有资产闲置了、流失了、浪费了”。三好是“保管好、使用好、发展好”,决不能让“三了”,是“闲置了、流失了、浪费了”。也可以叫做“三要三不要”。总书记还指出这是改革发展、国资监管与惩治腐败三项工作的目的。
我们注意,在“三好三了”之间,有一句话叫做“让其不断保值升值”,这个“三了”,是为了“让其不断保值升值”,也是前面的“保管好、使用好、发展好”的落实,也是强调“保管好、使用好、发展好”的重要内容。
这个“三了”的排列法,是第一次这样说。以防说错,我查了一下“百度”,这个“三了”,只有总书记在民企座谈会上讲话一个出处。由此判定,这是第一次提出。
这个“三了”,“闲置了”排在第一位,在“流失了、浪费了”前面。我们这几年说惯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听得耳朵起茧。猛一听“闲置了”,有种新鲜感,而且排在“流失了”前面,就更有新鲜感了。民企座谈会,民企是主题。对国企说的话越少,越重要。
依我看,这不是用词造句的变化,其内涵是深厚的,指向是鲜明的。
国有资产闲置是最大的一种流失
国有资产闲置也是一种流失。产权交易行为不规范,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之一,这无疑是正确的。本来,我国国有资产家底很厚,但低效率运行甚至闲置,也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据有关部门抽样调查推算,我国目前约有30%以上的资产闲置浪费。如果能盘活10%,大概要15万亿元。大量的国有资产闲置,这部分国有资产得不到合理利用,甚至被个人占为己有,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如何提高闲置国有资产的利用率将不仅是广大纳税人关注的问题,更 是国家财政管理与企业监管的改革重点,也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
我们现在强调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强调的太多,而没有看到由于不改革我们国有资产正在被闲置,这是最大的流失,而且这一块远远大于前者,我们虽然从表面看不到这块的流失,但是量一定是以数十万亿元计的。比如,现在很多国有资产稍微改革一下可能变活,再等两年它就又变成僵尸企业了,老的僵尸还没解决新的僵尸又产生了。在改革问题上,我们可以不动、可以晚动,但是后动的成本一定更大。从闲置资产入手,进行改革。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不能把国企改革也闲置了
国有资产闲置就是流失,道理都知道,就是因为没有容错机制,怕犯错误。
为什么我们这些年监督力量越来越强,但是效果不彰显,因为监督是外因,是外部力量,但是企业本身改革不往前走,机制体制没有市场化。就是说过去几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把国企改革也防止了,被闲置了。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这不仅仅是资源配置问题,也包括对闲置资源的配置。上市公司一般比较好,就是因为有市场化的监督,比行政化的监督还好。如果因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使得改革停止,这才是最大的国资流失,且找不到责任人。国有企业有实力,但缺活力,背后原因则是僵化的制度和行政化色彩,国有资产被闲置就是一种表现。因此,改革的核心就是去行政化、实现市场化。这轮国企改革之所以比较复杂,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怎么改的认识不一致,大家怕被说抢跑或者违规,怕被说成国有资产流失。我们的改革不是为改革而改革,不是为混合而混合,我们的改革要坚持把国有资产做强、做优、做活,首先是做活,要坚持市场化的方向。我们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惩治国有资产领域发生的腐败现象,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就是“把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必须保管好、使用好、发展好,让其不断保值升值,决不能让大量国有资产闲置了、流失了、浪费了”。现在,闲置的矛盾在上升,下一步要抓一抓了。
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不要怕被指责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要敢于改革。其实,只要按现在制度、程序、法律、法规、公开、透明、国有资产想流失都难。
怎样盘活国有资产,不让其闲置?有9条建议
怎样盘活国有资产,不让其闲置?可以采用改革的方法,包括混合所有制等办法。首先要摸底,摸清闲置资产位置、数量、状况和用途等,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采取调剂和交易相结合,既提高了闲置资产的使用效率,实现了闲置资产增值,又防止资产流失。为使企业闲置资产不流失,确保资产安全完整,企业必须为盘活闲置资产搭建平台,创造环境,才能达到有效利用闲置资产的目标。这些方法包括:1、建立企业设备信息库,实行网络化管理。2、利用资产租赁,盘活闲置资产。3、通过兼并,盘活闲置资产。4、拆零拍卖是化解现阶段产权交易之弊端的有效途径。5、通过对外投资,盘活闲置资产。6、通过企业托管,盘活闲置资产。7、主打公益,获取税收收益。8、物尽其用,深度开发。9、改革是最重要的渠道,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总之,盘活闲置资产,不仅能加速国有企业资金周转、减少资金占用,挖掘社会生产能力,增加供给,缓解供求矛盾,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对于调整投资结构,压缩投资规模、减少投资膨胀压力以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都有重要意义。
其实,这方面也有好的事例。中国产权协会秘书长夏忠仁告诉我,中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协会2013年至2017年累计成交额已突破20万亿元。总成交金额达到23.73万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24.89%。这个协会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产权市场是现代产权制度的重要一环,也是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平台,主要为非上市企业提供非标准化的权益流转和融资服务等。这表明通过产权市场的运作,很好地解决闲置资产问题,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效防范了国有资产流失,产权市场已经成为国有资产交易领域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抓手。我们应该支持产权市场的完善,为他们解决国有资产闲置的努力而叫好。
现在,总书记把国有资产闲置问题提出来了。我们该重视了。我看,由国务院国企改革深改组甚至中央深改委、中央财办出一个防止国有资产闲置的文件是应该的了。照我看,去闲置比去产能、去杠杆更重要、更急迫、也更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