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7 国资小新】
【导读】“一带一路”是重要的历史机遇,但同时也暗藏风险。那么,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法律保障如何跟上?
7月14日,由国务院国资委政策法规局、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联合主办,对外经贸大学承办的“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法律保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围绕投资和贸易、工程承包和劳务、环境保护和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等四个专题展开。
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如何进行法律保障?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 阎晓峰
中国企业应当清醒认识到在法律保障能力方面与国际前沿跨国公司的差距,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深入推进企业法治建设和合规管理,加强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不断夯实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法治基础。
新华社中国财富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葛玮
如何认识、把握、适应不同国家的投资环境,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发挥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寻求商机,规避风险,都是企业在走出去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参赞 孙劲
政府和企业要携手共同防范和降低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法律风险。首先,规则先行,政府要健全完善法律保障体系。第二,加强指导,强化中央和地方、国内和国外的统筹协调,可以适时考虑建立相应应急预案。第三,要提升内功,加强企业的法律意识。第四,要注重法律威权,加强争议解决的风险管理。
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副巡视员 叶军
除政府要做好相关法律服务外,企业自身也应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保持警醒,一是做好前期调研,二是企业遇见问题时要善于利用法律规则,同时还要善于利用经贸协定的相关条款,三是要高度重视争端方式的解决。
高法民四庭副庭长 王淑梅
我国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当中,应该在合同订立、合同履行、纠纷解决等方面提前作出风险防范。
四大倡议
1
进一步推进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强化依法合规经营。积极借鉴国际先进企业的经验做法,深入推进企业合规管理建设,加快形成与经营范围、组织结构、业务规模、行业特征相适应的合规管理体系,通过自身的依法合规经营,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品牌、口碑和信誉,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2
进一步健全企业法律保障机制制度,有效防范境外风险。不断完善境外投资、运营、风险管控等相关法律支撑服务体系,健全法律风险排查处置长效机制,加快促进法律管理与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筑牢法律的“防火墙”。
3
进一步加强企业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提升法律保障能力。高度重视企业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探索在重要的国别市场、重要的海外区域机构,设置专门法律事务机构或配备专职法律顾问,加快打造一支既熟悉境外经营管理,又懂法律专业的高素质涉外法律人才队伍。
4
进一步掌握运用国际规则和所在国法律,促进共商共建共享。加强国际规则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制度研究,运用好内外部法律资源,妥善处理有关政策法律问题,维护正当合法权益和境外资产安全。充分运用政府间多双边谈判对话、世贸组织贸易政策审议等平台机制,积极反映企业合理诉求,促进开放、非歧视、公平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市场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