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我们 网站地图
 
公告: ||欢迎光临长春资本集团网站!||http://www.ccgt.com.cn/news.asp?pageclass=1&id=3338
 
 
 
 
 
 
 
 
 
首页 > 资讯中心 >  参考资讯
 
 
 
资讯中心
公司动态 <<
图片新闻 <<
投资动态 <<
参考资讯 <<
媒体报道 <<
发展历程 <<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站内搜索
 
 
 
 
企业邮局
用户名:
密  码: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国资委网
中国投资协会
长春市人民政府
长春市国资委
长春国兴担保
 
 
 
 
【新闻热点】发改委高频调研民间投资 发文鼓励社会资本投铁路
发布时间:2016-6-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667日】

【导读】民企目前投资意愿不强,无外乎融资成本高、投资回报低、部分领域产能过剩严重,以及民企和国企存在不公平竞争等系列问题。

民企目前投资意愿不强,无外乎融资成本高、投资回报低、部分领域产能过剩严重,以及民企和国企存在不公平竞争等系列问题。

民间投资增速下滑正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继5月下旬国务院派出9个督查组在各地开展督查外,近日国家发改委派出的6个督查组也陆续到达地方开展工作。

61日到4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带队在浙江、河南就民营经济发展、大数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化解过剩产能等情况,进行了调研。

另外,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农业司、基础设施司等副司级领导带队的6个督查组,分别对环保投资、农业、铁路民间投资情况等进行了调研。

从调研情况看,很多民企反映政策需要进一步细化落地,民企和国企需要同权等体制机制问题。

为此,国家发改委66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实施意见》政策说明,提出要充分保障企业的运输自主权,探索利用铁路运输、土地综合开发等预期收益进行质押贷款等,解决民企投资不积极的问题。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剧锦文认为,经济下滑使得很多投资领域缺乏吸引力。现在民企投资难,有体制性因素,中央政策从出发点到具体落实时还有距离;而一些好的PPP的项目,往往是国企与国企合作。

“全国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很重要,”他说,“在国家新政策的支持下,民间资本的投资也可以创新投资模式。”

发改委高频调研民间投资

5月下旬到6月初,国家发改委在各地进行的调研非常密集。

根据了解,民企目前投资意愿不强,无外乎融资成本高、投资回报低、部分领域产能过剩严重,以及民企和国企存在不公平竞争等系列问题。

徐绍史指出,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运营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综合分析,这些困难有市场需求不足的原因,有政策落实不到位的“中梗阻”问题,也有企业不能很好适应新形势新挑战的自身原因。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认为,民企不愿意投资原因很多。很多国企资金实力大,在一些环保投资招标时给出了超低价格,这对民企产生了挤出效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国家发改委6路调研组也涉及了很多民企投资的具体行业问题。从520日到月底,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巡视员邱天朝、稽查办巡视员赵文彪、环资司副巡视员冯良、基础产业司副司长任虹、法规司副司长张治峰、产业协调司副司长卢卫生等,分别带队在各地就农业、环保、基础设施等民间投资进行了调研。

有企业家在座谈会上指出, 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目前其实只有两P,即国企和政府,民企难以获得与国企同等待遇。同时政府购买服务,并未放开给市场。另外也需要能统一税收标准、取消部分环节的备案手续、减化银行担保审批条件等。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研究员刘奇洪指出,金融资源都在国企手中,这是民企融资难、贵的原因。而一些进入产能过剩行业的民企,更是失血严重,“有些企业过去投资的钱都没收回来,别说新增加投资了,就是连维持也很难。”他说。

铁路投资对社会资本进一步放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今年前4个月,铁路投资增速是42亿元,同比下降了35.8%。其他的像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也只有874亿元,同比仅增长1.7%。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投资是446亿元,同比下降8.4%

6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实施意见》政策说明,对于铁路投资等对社会资本放开,做了进一步政策安排。

该说明指出,项目的运输管理方式应由企业自主选择,支持有条件的项目实行管内自主运输调度,充分保障企业的运输自主权。

针对铁路项目一般自身收益不高、投资回收周期长的特点,国家发改委的文章指出,利用采矿权、特许经营权等进行担保贷款,探索利用铁路运输、土地综合开发等预期收益进行质押贷款。

另外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债务融资工具以及项目收益债、可续期债券和上市融资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研究员刘奇洪指出,关键是现在民企投资都是追逐利润的,现在像地铁和一些铁路短期都没效益。“不像北京等大城市有客流量支撑,一些小城市要民企投资高铁和地铁很难。”他说。

铁路资深规划专家张江宇指出,铁路投资的问题在于铁路清算制度没放开,也就是单个项目的独立核算很难做到,因为全国铁路是一张网。另外地方政府以及铁路总公司,也不是特别愿意把某一路段交给某一个投资公司去做,因为这涉及未来的管理障碍,比如过车的谈判。

他建议,铁路投资可以拆分来做,比如车站的投资,沿线配套的设备设施,甚至机车都可以分包招标投资,机车也可以交给机车租赁公司来做。

现在铁路土地可以抵押,这有利于民企投资后融资。但是民企即使是投资车站,也要考虑规模总量问题。“商业化规模不能太大,超出当地的需求,也很难盈利,难以吸引到民企来投资。”他说。

 
     
 
吉ICP备06005413号-1 吉公网安备 220103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