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新华社、中新社、经济日报、新京报、澎湖新闻、东方早报与企业观察报等媒体采访,希望我解读《关于认真做好2015年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我用一个总的概括:国资管理向“管资本”为主转变,这是扣主题的话。这表明国资委以往广受诟病的‘过多过细’管理思路正在发生转变,朝着以管资本为主迈出重要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家央企正在开会,总结2014年,为2015年提目标的时候。2015年是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第四任期的最后一年。这个考核方法很重要。
国资委首提“双目标”考核,是新常态下的考核创新。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发布《关于认真做好2015年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央企业积极合理地确定2015年度业绩考核目标,并且首度提出“基本目标”和“奋斗目标”的“双目标”办法考核央企。意味着“基本目标”和“奋斗目标”的具体目标值将由央企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
国资委确定自树目标、自加压力,是国资委对于央企的“松绑”的显现。企业可以发展实际来确定增长目标,而不是再沿用过去下硬性增长目标、定百分比的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体现国资管理管的重点不再聚焦企业具体经营,而是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
国资委提出“两个不得”,是以负面清单管理的新形式。“该管的也要管到位”,国资委此番也首度以负面清单形式提出“两个不得”:相关目标值比上年下降较多的企业,考核等级不得进入a级;利润总额目标值下降的,同口径工资总额不得增长。一个是政绩,一个是工资,都是核心的东西。这就把要命的东西管住了。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10日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上说,国资委将严格考核惩戒约束,对于企业负责人违法违规,给企业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等情形,将扣减或追回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
国资委提出“双目标”考核体现了保基奖先的方针。双目标设置更加注重企业实际,基础目标一定要完成,而有能力的企业提升的空间更大,奖励幅度也不小,体现保基础、奖优秀的思路,引导央企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争取更高目标。
业绩考核是管资本 的“要害”,是牵牛子的事。显然,国资委将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业绩考核激励约束作用。应该看到,这些改变还只是开始,监管部门只有遵照中央要求简政放权,将不该管的交给企业和市场,将该放的放到位,该给的给到位,才能真正让企业“松绑”,切实增强企业作为独立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竞争力。【作者:中国企业报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