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日报》 2015年1月7日】

从祖国版图的西南角到东北角,吕林兴走了一个对角线。虽然距离遥远,但他把长春作为第二故乡,在这寻觅汽车电子转型发展的“金钥匙”,开辟钽电发展新天地。日前,记者与吕林兴面对面,倾听他的“拓荒梦”。
吕林兴喜爱钽电,善于钻研,被业内称为“钽电英才”的他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将钽电容器这一行业做大做强,树立一个能够与世界同行业媲美的中国品牌。这个想法也成为他不断向前的动力。
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吕林兴在隶属于中电集团的中国振华新云电子有限公司任副总工程师一职。期间,吕林兴一直从事钽电容器的制造和研发工作,获得专利24项,荣获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中电集团具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等称号。
“这里是个‘北大荒’,就等着你来开垦。”在一次行业会议上,吕林兴偶遇长春维鸿东光电子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那一番充满挑战和质朴的话语着实吸引了吕林兴。2013年年初,吕林兴放弃国企副总工程师职务,带着开垦“北大荒”的豪情壮志,只身来到施展才华和实现梦想的东北大地。
扎根长春维鸿东光电子后,吕林兴挑起公司的技术研发和管理两条大梁。如今,他已是长春高新区“长白慧谷”英才库的专项人才。
钽电容在全世界的用量是2500亿只左右,而中国本身自产较少,占份额仅有千分之三。近期,吕林兴在一家企业考察时发现,该企业所有电子元器件无一不是进口。“电子元器件产品国内都能做,企业有需求,厂家有实力,但就是双方缺乏一个平台。”吕林兴说。
“凡是有弱电的地方都需要钽电解电容器。”吕林兴表示,钽电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他很有信心将长春钽电容器制造业发展壮大。长春维鸿东光电子是东北唯一一家具有50多年钽电容器制造基础的企业,是难得的资源,但针对研发环节,要具有自身特色,除客户需求外,眼光要放长远。
吕林兴建议,目前,国家和政府层面提倡汽车国产化,而“汽车城”长春的汽车电子需求量大,可通过合作形式联合起来,到国家申报相关项目。根据不同厂家,建立专门的实验室,多头并进,争取在国内做到钽电行业的龙头企业。此外,政府给予企业支持,应加强多行业、多学科间的强强联合。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让企业与企业之间横向对接,合作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