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我们 网站地图
 
公告: ||欢迎光临长春资本集团网站!||http://www.ccgt.com.cn/news.asp?pageclass=1&id=3338
 
 
 
 
 
 
 
 
 
首页 > 资讯中心 >  参考资讯
 
 
 
资讯中心
公司动态 <<
图片新闻 <<
投资动态 <<
参考资讯 <<
媒体报道 <<
发展历程 <<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站内搜索
 
 
 
 
企业邮局
用户名:
密  码: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国资委网
中国投资协会
长春市人民政府
长春市国资委
长春国兴担保
 
 
 
 
【国资动态】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开始运行 改革方案将出
发布时间:2014-11-19
 
 

【第一财经日报 20141119日】

【导读】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已经正式运行,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方案有望近期出台。国资委在新的改革架构中将承担起把关提醒的新任务,或将保证改革沿着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道路不能有丝毫放松。

日前,国资委公开披露的信息称,已在内部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和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第二次会议精神。

  该消息也确认了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已经正式运行。《第一财经日报》此前经知情人士确认的消息显示,该领导小组由国务院相关领导担任组长,下设国资改革办公室,由国资委主任张毅兼任办公室主任。

  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的前提下把关央企和地方的国资改革方案,使其符合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决定的改革思路,这或许将是国资委被赋予的最新任务。

  对于下一步的改革任务,张毅在此次会议上布置了八点,包括集中力量做好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和有关专项改革文件的修改完善工作;全力攻关国有企业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加快推进“四项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抓紧开展对各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改革意见或方案的审核把关提醒工作等,而这五项具体任务成为改革的几个抓手。

  本报记者注意到,“抓紧开展对各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改革意见或方案的审核把关提醒工作”是首次被国资委提出的。

  此前,多家央企和地方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过程中曾引发了争论,比如对于中信国安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就引发了不小的质疑。

  中国侨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华生近日在北京参加“国企改革进行时—共识与务实”沙龙时就表示,国有企业转让都要上交易所,这就有一个公开的环境。但是留了一个非常大的后门,就是增资扩股不用公开,中信国安就是利用了这个漏洞。

  与之相对应,中石化通过引资扩股、沿产业链同战略合作伙伴联姻的思路则被外界给予积极解读。

  所以,前述会议所透露的信息显示,国资委在新的改革架构中将承担起把关提醒的新任务,或将保证改革沿着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道路不能有丝毫放松。

  如何理解混合所有制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日前进一步表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应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的是更好地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是削弱或动摇基本经济制度。

季晓南还提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到底会对所有制结构进而对基本经济制度产生什么影响,很大程度上要看混合所有制企业由谁控股。由于产权结构是发展变化的,因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性质是动态的、可变的。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未来发展混合所有制可能既不失去公私结合的灵活性,又不应偏离基本经济制度。

  为此,季晓南建议,要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市场也在关心,关于混合所有的顶层设计何时能够推出?季晓南透露,由发改委牵头制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办法已经讨论通过,有望于近期出台。

  曾经参加过该方案讨论的有关人士对记者说,要保证公私混合的灵活性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放松,方案讨论中就已经建议可以采用优先股或“金股”制度放开对企业经营的管控等方式。

 
     
 
吉ICP备06005413号-1 吉公网安备 220103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