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 2014年06月10日】
【导读】央行9日决定,从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调过准备金率的机构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鼓励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发挥好提高企业资金运用效率及扩大消费等作用,下调其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核心要点】央行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 引导信贷支持三农小微
覆盖90%以上金融机构‖覆盖全国大约2/3的城商行
释放流动性约五六百亿‖货币政策进入微调模式
【政策预期】定向降准频率加快 或出台第三轮政策‖全面降准概率降低
【市场影响】定向降准与IPO开闸同期而至‖羸弱A股或再承压
既有利实体经济又对A股有正面影响‖债牛再向前行
A股利好有限‖央行定向下调存准率 利好三大类股股
【专家解读】李大霄:央行再次定向降准 股市干旱逢甘霖
刘杉:“定向降准”是幌子 最终还会全面降准
马光远:资金流向无要求 其实就是全面降准
管清友:定向降准符合新常态下调控方式 非万能药
赵锡军:央行再次定向降准是为了达到预期政策目标
【各方热评】私募:央行再度定向降准 A股或掀结构化行情
央行解读定向降准:货币政策基本取向没有改变
四大机构评定向降准:政策放松意在落实稳增长
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决定再次向部分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措施,以鼓励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于小微和三农企业。下一步央行在调结构方面还有哪些举措?如何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央行有关负责人。
问:央行宣布6月16日起对部分金融机构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此举体现央行着力调结构的政策取向,下一步央行在调结构方面有怎样的安排?
答:央行将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提供流动性支持,充分发挥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正向激励作用。加大相关政策参数的调整力度和频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投放力度,引导扩大涉农和县域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加大再贴现支持力度。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多项矛盾的综合体现,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金融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继续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优化信贷结构,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发展金融市场,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要加强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的针对性、精准度和导向力,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积极发挥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功能,拓宽中小微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
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迟迟得不到缓解,原因何在?目前恰逢年中,我国经济是否再度面临“钱荒”压力?
答:随着利率市朝改革不断推进,我国金融产品更趋丰富,利率品种也更加复杂和多元。从总量上看,2013年银行贷款余额与我国GDP的比值为134.6%,应该说,社会融资规模总体是充足的。利率水平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表内的、公开的融资方式利率水平较平稳,但表外的、不公开的融资方式利率水平较高。二是大型企业融资成本比较稳定,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较高。三是不同行业融资成本也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和服务业贷款平均低于房地产和政府平台贷款。
在融资总量总体稳定的情况下,融资难融资贵更多是结构上的问题,既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宏观发展阶段有关,也有微观主体自身、市撤境等多方面原因。从宏观层面看,在依赖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未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融资需求都比较旺盛,当资金面回归常态后,投资难以缩减,往往借助各类渠道高息融资,并对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形成挤出。从微观和市场层面看,企业资本金不足、主要依靠债务融资,债务率持续上升,抬高了风险溢价;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国有企业存在“财务软约束”,对资金价格不敏感,占用了大量信贷资源;一些信托、理财产品存在“刚性兑付”,人为抬高了无风险利率。
从国际方面看,国际上发达经济体非常规货币政策逐步退出,一些新兴经济体开始提高利率,这些政策对我国有溢出效应。此外,部分金融机构由于存款竞争加剧、存在无序竞争的行为,部分金融中介收费不规范等,都是造成目前融资难、融资贵的因素。
问:请问对加快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有何具体对策,如何发挥资产证券化和债券市场在促进经济调整中的作用?
答:资产证券化是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稳定、可预期未来现金流收入的资产进行打包,并依托资产现金流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的融资活动。从国内外金融市场实践来看,信贷资产证券化是盘活信贷存量的有效方法。截至2014年5月末,我国共23家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起发行了43单、1793亿元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
当前,我国金融宏观调控面临较大压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必须从深化改革、发展市尝鼓励创新入手。从国内外实践来看,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发展已经到了必须加快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阶段。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利于调整信贷结构、降低商业银行资本消耗,有利于商业银行转变过度依赖规模扩张的经营模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有利于丰富市场投资产品,满足投资者合理配置金融资产需求。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债券市场重要创新产品之一,随着我国债券市场快速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也将逐步深化。下一步,人民银行将通过产品和机制创新,深入推动债券市场发展,积极发挥债券市场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扎实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试点工作,简化审核程序,提高发行效率,适当扩大基础资产范围,丰富多元化投资群体,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试点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