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我们 网站地图
 
公告: ||欢迎光临长春资本集团网站!||http://www.ccgt.com.cn/news.asp?pageclass=1&id=3338
 
 
 
 
 
 
 
 
 
首页 > 资讯中心 >  参考资讯
 
 
 
资讯中心
公司动态 <<
图片新闻 <<
投资动态 <<
参考资讯 <<
媒体报道 <<
发展历程 <<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站内搜索
 
 
 
 
企业邮局
用户名:
密  码: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国资委网
中国投资协会
长春市人民政府
长春市国资委
长春国兴担保
 
 
 
 
【新闻热点】明年投资增速预计回落至20%以下 创十年来新低
发布时间:2013-12-4
 
 
【财经网  20131204日】

  【导读】明年受产能过剩、地方政府负债率较高等因素影响,全年增速将自2003年以来首次回落至20%以下,大约保持在19%的水平附近。

  据经济参考报消息,综合各方预测,111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将同比增长20.1%,预计今年全年增速也在这一水平,略高于20%的整数关口。明年受产能过剩、地方政府负债率较高等因素影响,全年增速将自2003年以来首次回落至20%以下,大约保持在19%的水平附近。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判断,前11月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有持稳的可能,并给出四点原因。

  首先,全国水泥价格继续呈上升趋势。虽然各地需求淡旺差异较大、价格超预期上涨部分受到限产的带动,但整体需求向好,特别是华东、中南地区销售持续改善。华北地区需求平淡,东北地区因暴雪需求弱于往年。

  其次,建材销售形势略有好转。11月上旬中钢协82家重点钢铁企业钢材日均销量较10月上旬上涨3.8%,其中长材销售情况略好,上涨了4.1%。库存方面,11月前两周,线材、螺纹钢社会库存持续下降,但企业库存略有上浮。

  第三,从货运情况看,建材、水泥货运量稳定增长。

  第四,去年同期基数不高有利于同比读数走稳。由于201210月基建投资大增,201211月基建投资环比回落,为2004年有历史数据以来最低水平。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也预计111月投资增速为20.1%。他说,11月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落的概率较大,房地产投资回落,一方面与基数因素有关,另一方面,近期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收紧影响房地产销售,进一步影响地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可能回落,主要是受去年铁路投资基数高的影响。

  从今年全年看,投资同比增速也可能落在20 .1%上下,将超过20%的整数关口。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表示,根据“十二五”规划,我国在公路、铁路、地铁、水利等基建投资方面仍有一定增长潜力。另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也会带动相关投资。加上目前一些地方陆续将基建项目向民间投资开放,这些都会促进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不过目前地方政府负债率较高,货币政策转为中性偏紧,以地方政府主导的基建模式难以持续,基建投资扩张能力受到限制。但非银行信贷融资和海外资金的流入可能部分缓解地方政府的融资压力,预计2013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约为20.1%左右。

  展望明年投资走势,机构多认为很可能较今年有所回落。国家信息中心预测:综合判断,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平稳态势,但增速略有下降,有望保持在19%左右。从主要投资领域看,制造业投资难以大幅回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高位回落,房地产投资有所减速。如果这一预测与实际情况相符,这将是2003年以来12年中我国投资增速首次回落至20%以下,而本世纪以 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正是从2003年开始的。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助理研究员胡祖铨表示,尽管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有助于激发投资活力和动力;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求较大,可以有效拉动投资增长;服务业投资空间也较大,明年有望实现较快增长,但是也要看到2014年投资形势面临如下的不利因素。

  第一,市场力量难以支持短期内投资快速增长。作为市场行为的企业投资,其决策以利润率为基本依据。未来一段时期,总需求疲弱、消化已有过剩产能等因素叠加将对企业盈利造成较大压力。在外需低迷、国内企业总体创新能力较弱的条件下,缺乏新的投资热点。

  第二,政策增量空间缩小决定短期内投资难以大幅扩张。从财政政策的增量空间看,地方政府性债务管控加码、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加上财政支出的刚性需求,导致财政收支压力逐步加大,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将比较有限。从货币政策的增量空间看,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总量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中国人民银行近期的调控操作也明显传达出“要坚持住、发挥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意图,不会在流动性上继续粗放地“铺摊子”。2014年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健、中性的基本取向,政策增量空间较小。

  第三,产能过剩、地方债务风险、房地产等三大难题将继续困扰投资前景。“从中长期看,合意的投资增速已经下降,当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平稳放缓正是对全球经济再平衡以及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适应性调整。”胡祖铨说。

 
     
 
吉ICP备06005413号-1 吉公网安备 220103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