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日报》 2013年07月20日】
【导读】重视投入产出比,把用地指标控制到最低,正是兴隆综保区精耕思维的核心理念。
日前, 长春兴隆综保区签约了一个“袖珍”项目——投资500万~1000万元的长春优传酒业展示交易中心项目。 该项目在兴隆综保区联检大楼西侧展示大厅租用300平方米区域用作展览展示和销售, 未来将通过兴隆综保区以及公司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对产品进行推广和宣传。
接纳这么小的项目,在长春开发区历史上极为罕见。“这正是省市急缺的短板项目”,兴隆综保区经贸处处长陈艳鹏告诉记者,“该项目是综保区首个国际贸易类项目,年可实现进出口总额8000万至1亿元,具有占地小、效益大、投入产出比高的特点,符合综保区的产业定位。”
翻开兴隆综保区项目名册,记者看到, 已落位的19个项目,既有世界500强巨头投资建设的物流类项目,又有国内、省内企业投资建设的核心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项目, 还有综保区自己投资建设的标准化厂房。但无论哪个项目,用地指标都精确到个位数: 中外运长春保税物流中心项目, 占地面积20931平方米; 长春艾希技术公司汽车装备制造项目,
占地面积22701平方米……
重视投入产出比,把用地指标控制到最低,正是兴隆综保区精耕思维的核心理念。
兴隆综保区面积4.89平方公里, 一期建设面积仅1.76平方公里。 要成为省市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
带动长吉图乃至全省发展, 就必须以精耕思维来建设兴隆综保区、经营兴隆综保区。因此,
综保区内绝不能随意摆放一个项目,每个项目、每户企业都必须对吉林省、 长春市相关产业起到引领、提升、带动的作用,这已成为省、市、经开区的共识。
基于这一共识,在前期规划的基础上,经开区对自身产业定位进行了进一步的精确。日前,兴隆综保区产业发展调研组先后拜访了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北京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外运空运公司的部分专家,并对昆山综合保税区、
苏州高新综合保税区、宁波保税区以及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省、市“十二五”产业规划、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长吉图发展规划, 近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领域、趋势,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主要方向及吉林省情况,吉林省本地产业、资源、市场、外贸现状等,
兴隆综保区将目标产业初步定位为: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光电信息、现代物流。
在广泛开展域外招商的同时,兴隆综保区还对本地有进出口业务的大型生产类企业进行逐一拜访、逐户洽谈,帮助他们把最适合的流程落位综保区,使省内企业充分享受到综保区这一开放平台带来的便利,助推省市外向型经济发展。
在此过程中,兴隆综保区聘请相关行业专家,对每一个落位项目进行流程分析,帮助企业确定什么样的项目、什么样的流程放到围网内,什么放到围网外,以求尽可能高效利用围网内资源,为企业和兴隆综保区节约成本。以大成集团为例,兴隆综保区聘请专家帮助企业重新梳理生产流程,目前,已基本确定将在兴隆综保区内建设初加工基地,将进口玉米加工成为低关税的半成品,然后出口到生产基地进行深加工。该项目投产后,不仅可帮大成合法规避玉米进口配额限制,更可为兴隆综保区带来一个优质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