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加入收藏 加入我们 网站地图
 
公告: ||欢迎光临长春资本集团网站!||http://www.ccgt.com.cn/news.asp?pageclass=1&id=3338
 
 
 
 
 
 
 
 
 
首页 > 资讯中心 >  参考资讯
 
 
 
资讯中心
公司动态 <<
图片新闻 <<
投资动态 <<
参考资讯 <<
媒体报道 <<
发展历程 <<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站内搜索
 
 
 
 
企业邮局
用户名:
密  码: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国资委网
中国投资协会
长春市人民政府
长春市国资委
长春国兴担保
 
 
 
 
【投资哲学】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展望
发布时间:2013-5-6
 
 
【《经济观察报》  20130426日】
  

    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的基本情况

  ——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增速企稳

  2012111月,全社会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26万亿元,较2011年同期增长207%,扣除价格因素之后实际增长约19%。与年初相比,三季度以来固定投资完成额名义同比增速基本企稳,实际增速略微回升,但仍低于 20012011年期间211%的平均水平。新开工项目方面,2012年新开工项目数量为331万个,略低于2011年,但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规模达到287万亿元,与2011年相比增长了288%,意味着单个新增项目的投资规模继续上升。逐月来看,从6月份开始,新增项目数量同比增速转正,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也开始逐步回升,年末新增项目数量和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速均超过了35%。

  ——不同区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分化

  2012111月,东部地区完成投资1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中部地区完成投资92万亿元,同比增长262%;西部地区完成投资78万亿元,同比增长242%。与2011年同期增长水平相比,111月份东、中、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下降37275个百分点。从具体省市来看,2012111月,广东、北京和上海的固定资产投资分别累计同比增长102%、63%和5%,明显低于全国同期207%的平均水平,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相比,分别下降了657652个百分点;受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制造业布局调整以及住宅产业向二三线城市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速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采掘业和制造业投资增幅明显回落

  2012年年初以来,因受到销售增长缓慢和成本持续上升的双重挤压,制造业利润形势明显下滑。再加上前些年钢铁、石化、纺织、化纤等行业产能扩张较快,当前企业继续追加投资的意愿不强。 2012111月,制造业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万亿元,按照可比口径计算,较2011年同期增长228%,增幅水平同比下降88个百分点。不过,制造部门不同子行业的投资增长呈现明显分化。具体来看,有两类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一是与国内消费关联相对紧密的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家具、医药、化工、汽车等。111月份,上述行业同比增速都达到或者超过了30%;二是与产业升级相关的装备制造业(比如,通用、专用以及仪器仪表机械)。 111月,该类行业增速接近或者超过了35%。同时,还有两类行业投资增速明显下滑或者继续保持较低水平:一是外向型程度较高的消费品制造业,比如纺织服装、化纤等行业。这些行业受到外需下滑冲击,投资增速下滑比较明显;二是提供大宗原材料或者中间投资品的行业,比如钢铁和有色金属。由于前期产能扩张较快,且库存水平较高,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低。

  由于下游需求不旺和企业去库存,2012年第二季度以来原油、铜、螺纹钢以及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纷纷下跌,采掘业产能扩张速度明显减缓。2012111月,采掘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万亿元,按照可比口径计算,较2011年同期增加122%,增幅下降了92个百分点。尤其是煤炭行业,投资同比增速降至个位数(87%),较去年同期的增速水平下降了约17个百分点。

  2012年,受保障性住房新开工量减少、商品住宅市场低迷以及融资成本高企等多重影响,房地产投资增速全年呈现逐步趋缓的态势。2012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648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住宅、办公楼及商业营业用房、其他类型的房屋分别累计完成投资446万亿元、114万亿元以及8725亿元,与 2011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 119%、287%和296%。从房地产新增投资结构的变化来分析,住宅投资增长显著下滑是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的主要因素。 2012111月,住宅投资增量占整个房地产投资增量的比例降至51%,而之前4年的平均水平为718%。此外,保障房新开工面积高峰期已过,对整个住宅的支撑作用可能也较2011年同期有所减弱。

  ——基建投资增速显著回升

  2012年,基础设施投资继续扮演逆周期稳定经济的角色。 111月,基础设施领域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5万亿元,较2011年同期增长近20%,增速明显回升。其中,与2011年铁路投资下降224%相比,2012年铁路投资水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公路投资增长244%,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水平上升约18个百分点。而随着煤价回落,电力企业大面积亏损局面改观,电力投资增速较去年明显回升,2012111月增加16%,较2011年同期增速上升近11个百分点。

  剔除基数效应,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升还与流动性瓶颈缓解有密切关系。 2012年,各项贷款余额增速保持在15%左右,但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的增速却达到了23%。这说明为了保证基础设施项目顺利推进、防止出现烂尾或者半截子工程,银行加大了对中长期项目的信贷投放力度。此外,城投债发行规模在2011年的基础上有明显增加。 2012年年末城投债未到期规模增加至24373亿元,一年之内新增余额超过1万亿元,相当于同期新增中长期信贷的40%,而2011年该比例只有12%。

  总体来看,2012年下半年以来,固定投资增速逐步企稳。其中,基础设施领域投资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其增速较2011年同期明显回升。住宅投资增速显著下降是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的主因,但由于办公和商业地产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房地产开发投资总体增速下滑势头有所减缓。与此同时,由于房地产投资和出口形势相对疲软,制造和采掘产品存货高企,企业利润增速显著下滑。受此影响,制造业和采掘业总体投资增长明显放缓,短期内显著回升的可能性不大。

  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展望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2012年相比持平或小幅回升

  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水平预计与2012年大体相当或者略有回升。一方面,CPI月度环比增速(换算成年率)已经连续保持在2%左右的水平,大多数初级产品库存充足,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短期内并不突出,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留出了更多操作空间,固定投资的外部资金约束有望继续缓解。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企稳迹象明显,GDP和工业增速已经在2012年第四季度小幅回升,企业利润有所改善,房地产和制造业这些顺周期性行业的投资增速将进一步企稳或者出现反弹。2013年,如果按照温和通胀 3%—35%)以及较高增长率 8%左右)来设定调控目标,再考虑到直接融资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预期改善一定程度上会提升货币流通速度等因素,新增人民币信贷适宜规模预计在9万亿元左右。与之相对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应在21%附近。

  ——商品房销售稳定增长将带动整个房地产投资增速反弹

  2012年下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情况继续好转,房地产价格企稳回升态势明显,房地产市场回暖态势基本确立。各主要房地产企业均超额完成年初下达的全年销售目标,企业资金状况改善,购置土地和追加投资的意愿进一步增强。外部融资方面,在货币政策总体保持稳健和鼓励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的背景下,2013年除银行信贷以外,房地产信托和企业债券预计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房地产企业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持续推进,也助于缓解资金压力。综合以上分析,根据外部融资情况、商品房销售情况以及房地产开发投资之间的关系,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升的态势短期内不会逆转。 2013年全年投资水平预计达到22%左右,较2012年的增速水平有所回升。

  ——制造业投资增速将逐步企稳

  2013年,制造业投资面临的内外部制约因素将有所缓解,连续趋缓的投资增速有望逐步企稳。首先,从2012年第四季度开始,在基础建设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回升的带动下,制造业产品需求形势改善,库存占用和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状况好转,利润同比有所增加。而且,这一态势还在延续。其次,宏观调控的紧缩力度在2012年已有所调整,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从2012年第三季度开始,随着央行逐步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企业财务费用(尤其是利息支出)同比增速开始逐步下降。企业受销售增长缓慢和成本持续上升的双重挤压的局面逐步改观。

  不过,制造业投资增长结构分化的态势仍将延续。一部分在前些年经历了高速扩张或者外向型程度较高的行业,比如钢铁、石化、纺织、化纤等,继续追加投资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与内需升级和产业转移相关的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则可能保持稳定增长。综上分析,2013年全年制造业总体投资增速将逐步企稳,预计保持在20%左右。

  对于采掘业而言,2012年受下游需求不旺和去库存的影响,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放缓。2013年,这一情况会有所改善。钢铁等部分行业存货短期内继续大幅下调的可能性不大,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跌的空间也有限,企业追加投资的积极性将会增加。全年采掘业投资估计增长10%—15%。

  ——基础设施投资增幅预计与2012年基本持平

  从2012年下半年的情况来看,城投债发行规模扩大和中长期贷款比例上升,表明银行和市场投资者对基础设施建设授信的顾虑有所削弱。这一趋势,在2013年预计仍将持续。不过,后续基础设施建设仍然面临以下几方面的困境:一是承担基础设施建设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偿付压力依然很大;二是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增加,其他融资方式的成本也相对较高;三是地方政府增收难度较大,地方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支持力度很难有大的改观;四是尽管通过改革促进民间投资增长还有较大的潜力,但由于交通等领域短期内很难拿出有吸引力的投资项目,依靠吸引民间资金对保持基建投资的稳定增长,甚至起到逆周期调节作用的难度很大。综合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与2012年相比,2013年基础设施投资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增速约20%。

  政策建议

  ——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增长,完善对银行理财等表外融资方式的监控

  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大以及贸易顺差相对规模的缩小,我国货币政策受外部因素的掣肘有所缓解。当前,国内通胀水平较为温和,经济增长处于潜在增速水平附近。 2013年应注意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增长,避免经济大幅波动。考虑直接融资市场的加速发展以及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2013年适宜的新增信贷规模应控制在9万亿—95万亿元之间。鼓励直接融资方式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对近期快速发展的银行理财产品、其他信托产品等直接融资方式风险的排查。除了社会融资总量(流量指标)以外,还应该建立并定期发布针对表外融资的存量指标。

  ——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保持房地产投资平稳增长

  一是要继续落实以自住型和改善型需求为导向的住房需求政策,坚持限购,保证需求的平稳释放,防止过多投机资金向房地产领域聚集,同时继续推进房产税试点;二是要加大普通商品房建设用地供应力度,防止土地市场的大幅波动;三是要完善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增加房地产企业直接融资比重,逐步缓解目前房地产融资渠道单一,风险过于集中在银行的问题:四是要注意评估房地产调控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传导和反馈机制,在促进投资和平抑房价之间寻找平衡点。

  ——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和服务业开放力度,进一步激发产业投资活力

  随着适龄劳动人口数量减少以及新兴细分行业的不断涌现,制造业投资仍然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而且要提高城市化的质量,满足居民消费不断扩大和升级的客观要求,商业地产、批发零售等服务业领域的投资还大有可为。要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引导各类经济主体将资金投向这些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领域;进一步完善服务业税收体系,简化税制,减少重复征税,促进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增长;将服务业产业链上一些可以引入竞争的环节逐步放开,并注意理顺各种价格体系,取消隐性补贴,推动民营部门和国有部门的共同发展。

 
     
 
吉ICP备06005413号-1 吉公网安备 220103020000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