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 2012年07月12日】
[导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强调促进投资合理增长,要在铁路能源等领域做几件实事提振信心。7月11日9点,经济之声评论:“稳增长”不能简单理解为“货币开闸”。
中广网北京7月11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9日和10日上午先后主持召开两次经济形势座谈会。座谈会上,来自研究机构、中外资企业的专家刘世锦、曹远征、华生、许小年、鲁政委、马骏、屈宏斌、周其仁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就当前经济形势、下一阶段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和重点发表了各自见解;来自汽车、投资、商贸、物流、电子商务、新能源、房地产等领域的企业负责人胡茂元、王会生、刘强东、徐敏杰、曾鸣、施正荣、蒋卫平分别结合本行业、本企业的运行情况,分析判断形势并提出政策建议。
温家宝在座谈会上指出,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包括促进消费、出口多元化等,但当前重要的是促进投资的合理增长。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相关实施细则已全部出台,要抓好落实,尤其要在铁路、市政、能源、电信、卫生、教育等领域抓紧做几件看得见、鼓舞人心的实事,以提振投资者信心。
数据显示,本周一公布的6月CPI同比涨幅回落到2.2%,创下29个月新低。PPI同比降幅2.1%,连续四个月出现负增长。按照温家宝总理的话来说,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是平稳的,但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所以,温总理指出,稳增长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我们应该怎么理解“稳增长”对于当前和长远的重要意义?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对此进行分析点评。
屈宏斌:首先谈当下,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就是,第一,欧债危机还远远没有结束,反而不断有蔓延的风险,欧洲实体经济已经进入二次衰退,下半年的衰退相对于上半年来讲会进一步加深。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美国经济在减速,金砖四国毫无例外的都在减速,所以说全球的需求在下半年会面临更大的下行的压力,那么自然而然的,我们的出口,下半年会面临更打下行压力。另外,内需特别是制造业的投资、房地产的投资都在减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下半年我们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从长远来讲,外围因素我们认为西方国家、发达国家的这种低增长很可能会长期化,也就是说不是仅仅是下半年的事情,在未来三五年,都会出现这种低增长的态势。这样的话,我们扩内需然后去稳增长的任务不仅仅是短期的下半年的一个任务,我们也必须考虑到,未来三五年,至少未来两三年,在外需仍然处于比较疲软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去维持我们一个平稳的增长。
评论员简介
屈宏斌 汇丰银行董事总经理兼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负责为这家全球最大的银行把握大中华市场的宏观趋势。为汇丰世界各地的机构客户在大中华区的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并经常被邀请出席大型跨国公司的董事局会议。
2002年加入汇丰,并拥有长达18年的国际金融市场工作经验。
现兼任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和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曾任职于中国银行等国内单位。